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最快14日凌晨開啟。安迅思息旺能源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9日,三地(布倫特/迪拜/辛塔)原油加權均價連續移動變化率已經達到-3.86%,距離4%的調價紅線僅一線之遙。如12日不出現大漲,14日凌晨,國內成品油價格有望迎來“兩連跌”。
業內期望頗高的新成品油定價機制也是近期熱議的焦點。縮短調價周期、縮小調價幅度,是此次改革的要點。
汽柴油促銷
今年以來,中國已經七次調整油價,四漲三跌。而最近四次成品油調整,國家發改委都是選擇窗口開啟當天調價,沒有一天滯后。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師儲節旺預計,這次成品油價格調整同樣將遵照前幾次調價的模式,“按時調整”。
由于是達到4%紅線就調整,外界預計這次下調幅度不會太大。金銀島分析師韓景媛分析,下調幅度或在300-350元/噸。折合升價,90號汽油下調區間為0.22-0.26元每升,0號柴油為0.26-0.30每升。
由于看空情緒濃厚,國內成品油的批發價格已現下滑。中宇資訊昨日提供的數據顯示,其監測的國內26個主要城市中,中石油、中石化銷售公司的汽柴油批發價格都在下跌。
銷售終端也打出促銷牌。以上海地區為例,油客網最新數據顯示,加油站的降價幅度最大已接近9折。
新定價機制猜想
當下,成品油調價必須滿足兩個條件,22個工作日和4%的變化率。具體規定為:當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現貨價格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漲幅或跌幅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
不過,這一定價機制一直被指調價滯后,且不夠透明。去年以來,官方關于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聲音日強,成品油價格改革也是箭在弦上。盡管不知道新機制何時推出,但曾有報道稱,方案早已成文,一切只是時間問題。
據中廣網昨日報道,揚子石化董事長馬秋林在接受中國之聲《新聞縱橫》采訪時稱,新機制下囤油投機將更難。“我認為投機商的機會少了,囤油的人來不及囤,比如一個星期要調的話,他來不及囤,市場就已經調價了。”
對于最新的定價方案,有市場人士稱,“調價周期估計基本就是兩周調一次,即10個工作日。4%的幅度肯定會縮小。我聽到的說法是,可能不再設立類似4%這樣的門檻,三地變化率是多少,就與之相對應調整多少。”
上述人士預計,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推出新機制的概率較大。
作為利益攸關者,馬秋林在接受中國之聲《新聞縱橫》采訪時提到的“訴求”是,需要改的不僅僅是定價機制,成品油消費稅也需要改一改。“消費稅現在是在生產環節征收,我們希望它在消費環節征收。生產環節和消費環節中間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貿易商可以采購一部分其它油種攙和到這個里面來做成品油銷售,他買的這個過程就逃避了生產環節的消費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