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自主跟Lummus公司合作開發的新型乙烯回收技術已在茂名新建64萬噸/年乙烯裝置中成功應用;另外,自主開發前脫丙烷前加氫流程已被新建80萬噸/年乙烯裝置采用。
最后一個就是催化裂化,實際上催化裂化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是多產汽油;第二是多產柴油,將來,需要我們催化裂化出口的國家也會越來越多,所以,這個裝備也會有很多機會。目前,我國石油化工需要的催化劑85%是立足于國內,我們催化劑技術出口到美國。開發了順丁橡膠技術,SBS技術、聚酯技術等等都接近或者是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OMT是丁烯加乙烯,所以很多專家提出來,這是2+5得4的一個乙烯工程。所以,通過以上的論證,希望搞裝備的專家把我們的技術與裝備進行捆綁,來實現我們的國際化,拓展國際市場的一個最有力的手段。
除了以上我們取得的進步以外,我們必須看到,我們一些低溫泵,包括大型的計量設備,包括咱們的自控方面的設備還得引進。在這里頭,對于石化方面,包括低密度聚乙烯都必須引進,特別是單臺單造的機器還不能引進,并且需要我們自主研發,達到國產化。在制造行業,實際上我們還有五個方面進行不斷地完善。
一個就是我們國家現在石化裝備雖然大,但是,在國際上還不是位于前列;在這里頭,盡管我們在布局上可以說我們在中國的版圖上,東北、西北以及南方都有我們的裝備制造廠,但是真正有自己專利、軟件以及設計制造一體的生產廠商并不多。
第二,跟石化技術結合方面還有待于完善。
第三,軟件開發。在這分析就舉一個例子,實際上咱們國家最大的一個亮點是80萬噸的乙烯的技術,它的最大的亮點是中石化工程司牽頭做的配套設備制造等一系列工作。這個軟件的開發至關重要,以乙烯為例。
第四,標準化和系列化。咱們國內的裝備制造業的標準基本上以參考我們國內標準為主,但是如果設備出口,跟國際的標準,包括美國相關的標準還有待于進一步的認證。
第五,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關于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我們考察了韓國的SK集團,咱們國內設備制造的企業通常是通過企業的大修來解決我們進行安全性的維護,實際上通過對韓國SK公司的調查,他們對設備的從剛開始的使用到后續的監控,它設計了一個維修費用最小的目標,進行了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的管理。在這里頭,實際上咱們國際大公司,包括索羅斯(音)公司,對于維修專門有一個維修指數,還有設備的耐用度,如果大家愿意的話,可以學學索羅斯公司和SK公司在設備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的經驗。